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135节(2 / 3)

加霜也不为过!

要知道,白方也不是小角色,他们的加入,让对抗的天平再次倾斜向了蓝方。

sj-21计划

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,李正此时的重点暂时放在了西面。

他万万没想到,对抗系统会给出这么复杂的态势。

虽然在红蓝对抗之前对一切最复杂的状况都做出了预测和推演,但白方加入,还是让他感到了压力。

这一场仗不好打。

同时应付两线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只要自己错一步,整个局面就会崩塌。

面对即将来自蓝方的打击,在短时间内,红方的反击力度是相对虚弱的。

至少要熬过36小时。

dn-3已经开始陆续发射,但摧毁对方的gps系统卫星和间谍卫星需要时间。

要让对方的gps失效,回到同一水平线上继续掰手腕,至少需要24-36小时。

其实,丧失了北斗系统仅仅是战斗力下降的其中一部分,蓝方和黄方还对红方的高分卫星也动了手。

被击毁的卫星里面还包含了不少侦察卫星。

这种卫星双方都有很多,哪怕非军事专用的也有部分民用卫星也能暂时替代这个角色。

只是这种替代毕竟不如北斗加侦察卫星这个组合更为好用。

失去了北斗卫星,也并不是说红方就完全丧失了导弹攻击能力,因为导弹的精确制导并非只依靠导航定位,也有惯性定位等等模式,只是精确度上会有所下降,并且在攻击移动目标的时候比较吃亏。

在所有的现役导弹里基本都装有惯性导航装置,这是最稳定又最不容易被干扰的一种导航装置,尤其是在战略级别的导弹上,一定会有这种东西,因为对于战略级别的导弹来说,误差几百米甚至上千米问题不大,反正一颗下去都是平掉一片。

要弄明白卫星导航对导弹攻击精度的影响,就必须明白现代导弹攻击的制导手段。

就拿最常见的巡航导弹来说,其制导方式一般包括飞行初段为惯性导航,飞行中段为惯性导航+地形匹配+卫星导航,飞行末段改为平台惯导+景象匹配导航。例如蓝方的“战斧”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最型改型的制导方式为惯性导航系统+地形匹配+数字景像匹配4+全球定位系统+精确地形辅助导航(米级),射程达2500公里时,圆概率误差只有10米。

如果去掉了其中的全球定位系统(gps),误差就不会是十米,或许是几十米,甚至百米。

这就是卫星的影响。

至于失去侦察卫星,那就是失去了随时监控战场动向、发现敌人和进行战术攻击后现场评估的能力,这也影响指挥层的战术决策和反应能力。

目前,红蓝黄三方已经进入了相互不断摧毁的能力。

毕竟三方在外太空的卫星还是很多的,一时半会还打不完,哪怕是黄方和蓝方使用的标准系列导弹,它也有库存数量的,并且标准系列导弹只能攻击低轨上的卫星,而中高轨需要x37b去完成。

不过x37b毕竟只是个飞行器,它需要重型猎鹰火箭才能发射上去,上去之后还要去靠拢卫星,靠近之后才能攻击。

而红方反卫星手段虽然多,但要说简单直接又粗暴,那就直接就上dn-3,这玩意最高的射程能达到36000公里,一款武器满足所有需求。

从手段上看,红方攻击更为凌厉。

不过代表着红方就在这次的太空反卫星较量中占据优势。

原因是数量。

从卫星数量上看,蓝星目前一共在外太空轨道上有4500颗卫星,其中光是蓝方一方就占据了2944颗之多,多出了总数的一半不止。

而红方目前在轨的卫星只有499颗,在数量上不是一个级别。

只不过,蓝方的2944颗里头有2500颗是商业用途的卫星,用于军事的仅仅几百颗而已。

听起来少?

不。

因为哪怕是蓝方的的商业卫星,在紧急的时候也可以用来的当做军用,比如狗哥的那些平时用来制作地图系统的卫星,它也可以转变为军用,当做监视用途的侦察卫星来使用。

打击手段,红方占优;卫星数量,蓝方占优。

因此李正决定首先攻击的是对方的导航卫星,它们数量仅仅24颗,一天多时间就能搞定。

然后快速补星,跟蓝方比消耗。

与此同时,航天技术部门还向联参部提出了一个更为省钱省力的反制的方案——发射己方最先进的“sj-21”卫星。

“sj-21”又被称作实践二十一号,是一项被称为“太空拖车”的计划。

自从紫方成功将蓝星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以来,已经过去了66年的时间。在这期间,人类的太空活动共产生了数十亿个空间碎片,也被称为太空垃圾。

这些太空废物不断在地球轨道上相互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